在中国三年困难时期, 苏联到底有没有向我国逼债?

(6/12)

在中国三年困难时期, 苏联到底有没有向我国逼债?

1960年春夏之际,饥荒的状况已经在中国许多地方蔓延开来,一时间,粮油肉蛋蔬菜水果,烟酒糖茶酱油醋,凡是跟吃有关的东西各地都极为匮乏。

而同年,中苏双方出现的分歧已经相当严重,在1960年7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上,重点讨论的就是“反修”问题。会议期间,传来赫鲁晓夫于7月16日突然通知撤退在华全部专家的消息,中苏交恶。

在这之后的数年内,《人民日报》开始屡次批判谴责苏联向其他发展中国家逼债,如1976年3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记者文章,直斥《苏联讨债逼债何其狠毒》,但这篇两千字的文章,反复批判了苏联向埃及“逼债”的罪恶,却并无一字提及苏联曾对中国“逼债”。

可见,虽然此时中苏交恶,但苏联并没如传言中所说的那样落井下石,逼中国还债。

只是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都被激发起一种勒紧裤带尽快还债的情绪。北戴河会议中就有人说:“争口气,明年把债还掉。”也有人提倡:“共赴国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