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有这样一种情结 你的笔下可有?

(10/12)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有这样一种情结 你的笔下可有?

坚持胶片摄影,坚持2D,拒绝CG技术,以及深藏于心的文艺片理想,都让诺兰看起来像一个传统的手艺人。电影技术可以翻新,胶片会被淘汰,但不灭的是电影精神。总有一些电影人在守护和传承这种精神。所谓电影精神,我以为,是执着于电影的艺术品质,是对于形式创新的痴迷,是对于人性的终极探讨,是坚守人类大爱的悲悯情怀。电影不是晋升权贵的敲门砖,也不仅是创造财富的印钞机,而是载道之工具,更是唤神之礼器。电影之所以如火炬般照亮平庸的生活,是因为它在倾诉这个世界的英雄和激情,讲述生命存在的光荣和梦想。

写出小人物的英雄气

■西 元

写某一段宏大的历史,总是免不了要写其中各式各样的小人物,这样的历史才称得上丰满,而这样的人物也才可亲可信。但困难之处在于,这么多的小人物是如何与大历史发生关系的呢?也就是说,这些小人物的个人世界与大的历史空间是在哪里交汇的呢?无论是写战争历史题材的小说,还是写和平时期军营题材的小说,都必须直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军旅文学的质地。

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说,军旅文学的精神就是如何面对死亡的精神,军旅文学的意义就是从死亡中寻找到的意义。军人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离死亡最切近的一个群体,和平时期的军人也必须随时准备好迎接死亡。一旦战争爆发,他们才能够以一颗勇敢的心,承担起保家卫国的使命。每个军人都要面临牺牲,这其实就是军旅文学当中历史与个体的交汇点。如何迎向死亡,关于这个问题,有多少个小人物,就可能有多少种答案。作家们不可能把答案强加给那些小人物。这些答案要靠小人物们自己去寻找,并且要靠他们自己去做出抉择。这个过程是那些小人物的,也是作家自己的。同时,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未知,有时连作家自己也无法左右,他会被故事、人物、情绪等等诸多因素推动着向前走,直到某一刻,他才发现,答案原来是这样的,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