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乌克兰军工漫谈:技术和人才比大运和航母更重要

(3/40)

中国引进乌克兰军工漫谈:技术和人才比大运和航母更重要

然而,由于独立后的乌克兰政府对于军工产业缺乏兴趣,一味地寻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向西看”,因此对国内有着深厚积累的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不予重视,甚至放任其破产、垮台。同时,由于苏联的军工产业采取“条块分割,归口管理”的体制,大量坐落在乌克兰的军工企业都必须与俄罗斯的军工体系相对接,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军工产业链。因此,独立后的乌克兰也缺乏将本国各个领域的军工企业整合到本国自主的工业体系的能力。这些因素都使得乌克兰军工企业在独立后陷入了更为绝望的困境。

正值苏联的“帝国遗产”被到处“嫌弃”,甚至即将落入荒废的绝境时,来自中国的“双引工程”使得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和人才“绝处逢生”。

早在苏联解体之初,中国军队各军兵种,以及国内各个军工企业中具有留苏背景的技术人员,即通过自己当年与苏联各军工领域的联系,通过学术交流、个人友情联络等多种形式,从乌克兰请到了不少顶级军工专家,并获得了相当多的技术资料。

很快,在军工科技引进方面的新动向,也引起了当时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军队高级将领的重视。根据中国外交系统、军队系统和军工系统的报告,时任中国国家领导人主持启动了一项“双引工程”,专门引进独联体国家的人才和技术。国家和军队为“双引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通过向技术专家提供丰厚的物质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那些衣食无着的军工专家来到中国工作,并且利用乌克兰军企的困境,引进了大批成套技术资料。同时,为服务于“双引工程”,国务院还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国家“友谊奖”,用以表彰外国专家为中国所作的贡献,在物质和精神上感谢和鼓励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由此,开启了至今尚未停息的,中国引进乌克兰军工技术和人才项目的帷幕。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