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韬志略|俄首次使用“炸弹之父”,常规武器发展“近核化”

(1/7)

兵韬志略|俄首次使用“炸弹之父”,常规武器发展“近核化”

热点新闻:据英国《每日镜报》网站报道,9月7日俄罗斯向叙利亚代尔祖尔地区的“伊斯兰国”组织投下了一枚被称为“炸弹之父”的巨型非核炸弹,摧毁了“伊斯兰国”组织的一个指挥所和一个通信中心,同时炸死了包括“伊斯兰国”组织若干高层头目在内的大约40名武装分子。

点评:人类战争史其实就是一部武器装备发展的历史。核武器由于受到相关条约的制约,且造成的后果过于可怕,所以一直是被限制的对象,而世界各国也将主要资源集中在常规武器的研发上,对常规武器的体积大小、爆炸威力和杀伤范围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次俄罗斯在叙利亚投下的“炸弹之父”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非核炸弹,杀伤力甚至接近战术核武器,具有极大的震慑力。考虑到美国不久前刚在阿富汗使用“炸弹之母”,俄罗斯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使用这种大杀伤力武器,加大对叙利亚“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威慑和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以此显示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凸显其在中东地区与美国相抗衡的决心。

威力巨大,杀伤原理残酷

“炸弹之父”的正式名称为空爆热压式增强型炸弹,是俄罗斯秘密研制并于2007年投放测试的一种巨型炸弹,专门对付地下掩体和地面建筑物等坚固目标。其弹药采用纳米级特殊材料制造,仅7100公斤的质量就可以产生44吨TNT炸弹的当量,具有非常惊人的爆炸威力。此外,该型炸弹采用的是两级引爆的方式,即首先通过第一级引爆将炸弹主体洒入空气中,然后再让其发生“第二次爆炸”来杀伤敌人。在爆炸过程中,“炸弹之父”将抛洒出由纳米技术制成的环氧乙烷和铝粉混合物,使其与氧气充分混合后进行引爆。环氧乙烷遇热后急剧膨胀,燃烧爆炸,产生大量的热量和高压冲击,故而杀伤范围和破坏威力都是传统炸弹不能比拟的——其超过5000℃的极高温度可以让爆炸范围内的物体全部变成废墟,而产生的巨大“蘑菇云”和冲击波对坦克、洞穴、地堡和掩体等密闭空间具有强大的摧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