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次长沙会战 国军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大捷”

(1/20)

前两次长沙会战 国军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大捷”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阿蒙】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1939年9月、1941年9月、12月三次进犯长沙,国内某些书籍说三次长沙会战击败了日本占领意图,还说薛岳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十余万人——“为中国抗战期间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究竟事实如何,让我们从当时交战双方台湾、日本方面的史料中看长沙会战,探究历史的真相。

武汉会战之后1938年12月6日日本陆军省决定:“以攻陷汉口、广州作为行使武力阶段,以后即须主动指导新中国的建设,且应力戒急躁。为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以做好基础工作——恢复治安为首要任务,其他各项措施均应与此相适应。对于摧毁残存抗日势力的工作,仍应继续进行,但主要应以我军强大力量为背景进行谋略工作。要领一、除发生特殊重大和必要的情况外,不再扩大占领地域,而应划分以确保安全为主的治安区和以粉碎抗日势力为主的作战地区。”根据这个方针,日军在相持阶段的作战大多不是以占领地区为主要目的,长沙会战也是如此。

图片选择蒋纬国编辑《抗日御侮》六卷

第一次长沙会战

日第11军(军长冈村宁次)于39年春攻陷南昌后,接着击溃第五战区的国军。蒋介石把全国划分为十个战区,共有兵力197个师,其中第9战区集中了52个师,占全国兵力的四分之一强,同时第九战区号称要进行夏季攻势。1939年8月15日,日第11军就已制订出《江南作战指导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