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派|“肥电”解锁新能力,F-35展示拦截弹道导弹潜力

(2/9)

技术派|“肥电”解锁新能力,F-35展示拦截弹道导弹潜力

合成孔径是一项成熟的光学/电信号放大技术。根据物理学规律,单个天线的尺寸与探测距离和分辨率成正比。探测远距离的目标,需要的天线口径就越大。但天线的尺寸不可能无限放大。在现代探测技术中(使用数个较小尺寸的天线,将捕获到的光学/无线电信号通过干涉原理放大,再经过后台信号处理,达到一面大尺寸的天线效果。

根据公开的资料,F-35在机身上安装了六组小尺寸的光电传感系统,红外线传感器由诺·格公司研制,关键的“锑化铟焦平面阵列”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发。每个传感器有90度的视角,六个传感器组合共计540度,实现全向360度感知,因此F-35的EODAS的效果相当于一面大尺寸高灵敏度的红外波段望远镜的效果。而且红外波段不受天气的影响。EODAS获得信息会直接投射到飞行员头盔显示器系统。由于该传感器工作在红外波段,对于空中的热信号的发现能力尤为强大(包括飞机、导弹的尾焰)。对于空中目标的态势感知能力,F-35已经超过了F-22。2014年底,诺·格公司和美国国家导弹防御局测试了F-35的态势感知能力,AA/ANQ-37光电合成孔径系统在多次追踪弹道导弹的测试中大放异彩。

2010年,一架编号BAC1-11的F-35测试机跟踪了“猎鹰”-9火箭的首次发射。据视频字幕显示,这架F-35测试机在1300公里外的高空,全程跟踪监视并锁定了火箭的发射、爬升、一级火箭脱落、二级火箭的关机和一级火箭的再入大气层。出于保密需要,大量信息被隐藏。不过我们可以从Spacex公司公布的“猎鹰”-9火箭首飞的视频来寻找线索,一级火箭是在发射后3分07秒左右关机并脱落,二级火箭发动机是在8分47秒左右关机。F-35对整个爬升过程都进行了监视,持续时间超过了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