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民"产品悄悄飞入"百姓家" 军民合作共同登顶产业"珠峰"

(2/7)

"军转民"产品悄悄飞入"百姓家" 军民合作共同登顶产业"珠峰"

展望未来,一条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发展路径已清晰铺就。回顾过去,党的十八大以来,阵阵暖风吹拂下,军工行业在突围奋进中步稳蹄疾。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喜迎党的十九大”特刊——

欣喜的揭开“面纱”

飞入寻常百姓家

9月下旬,秋高气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五年的傲人成绩单上,离不开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的身影。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华龙一号、海洋石油981……如果说这些高精尖装备离普通人还比较远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诸如长安汽车发动机、手机定位导航、车载导航……许多军转民产品已悄悄“飞入”百姓家。人们相信,随着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这份名单还会不断加长。

回顾现代史,新中国发展之路并不缺乏“军转民”的基因。建国初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浪潮下,“军转民”关乎企业生死存亡;新时期新常态,把国防科技工业纳入国民经济体系则关乎国家繁荣富强。有人说,企业转型是自发的“点”,国防科技工业是系统的“面”,“点面结合”肩负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释放动能,则关系铺就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宏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