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伟大时代

(2/7)

拥抱伟大时代

这种执着正是军旅文学魂之所系,却也曾让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遭受冷遇,始终徘徊在所谓“文学主潮”的边缘地带。但也因此,军旅文学得以在新时期以来文坛广泛接受西方文学思潮的背景下,屹立不倒地呈现出某些基本精神特质,以她特有的光芒照亮和装点了这个时代祖国的万里江山。

开新局:彰显文化自信

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家们在市场经济的裹挟下不免浮躁,无法沉下心十年磨一剑地打磨精品。

然而,与文艺界浮躁现象相对应的一个事实是,军旅老作家始终坚守在文学阵地默默耕耘,有着“打持久战”的充分耐心和毅力,并在关键时刻亮剑,成为支撑军旅文学格局的重要力量。最能充分说明这点的是:在并不乐观的文学大生态环境中,军旅作家继在2010年鲁迅文学奖评奖中“摘金夺银”之后,2014年,又有马晓丽的短篇小说《俄罗斯陆军腰带》、徐怀中的非虚构长篇《底色》、黄传会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贺捷生的散文集《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侯健飞的长篇散文《回鹿山》等5部作品联袂获奖,其中《俄罗斯陆军腰带》和《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又分列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类榜首。在刚刚揭晓的“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军队作家的一部长篇小说、两部报告文学再次入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