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国重器”完成首秀!被称作“深海勇士”的它究竟什么来头?

(5/6)

又一“大国重器”完成首秀!被称作“深海勇士”的它究竟什么来头?

克服磨难 各工种完成“大考”

实际上,“深海勇士”的下潜挑战并不是一路坦途。

第一次下潜,潜器只需要潜到50米深度,这对4500米潜器来说并不困难,甚至可说是“牛刀小试”。

潜器要安全平稳的放置在海面上,首先需要起吊。将潜器与A架勾住要靠粗重的缆绳和巨大的挂钩,由于跟吊车需要磨合,挂钩就耗费了大量时间。经过了一番磨练,潜器终于下水并很快潜到50米,一切顺利。但是在回收的时候,却出现了惊险的一幕:潜器回收的第一步,是由蛙人将缆绳挂在潜器上面。然而,蛙人第一次挂缆以失败告终,一个浪拍过来,还差点将他打入水中。好在第二次挂缆时,蛙人一脚踩稳,爬上了潜器。这次下潜,各工种都经历了一次“大考”。

△蛙人将缆绳挂在潜器上

不仅在第一次试验过程中一波三折,潜器回到母船进行检查之后,科学家们也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潜器作为一个极其精密的高科技仪器,和人一样有着高能运算的大脑和千丝万缕的神经。中科院沈自所“深海勇士”号控制系统负责人祝普强的团队就负责打造潜器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他们经常为了一个小部件忙到凌晨4点,第二天6点又要起床参加新一轮海试。除了检查大脑和神经,潜器的皮肤、手臂甚至辅助下潜的设备都出现过问题。刘心成说,海试的目的就是在于发现问题。50米阶段时,就暴露出7项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在海试团队自己的努力下解决了。

4500米并非最终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勇士号4500米海试成功,并不是我国自主研制潜器的最终目标。世界上海底最深的地方深度超过10000米,而目前,我国已经部署了11000米大深度项目,预计2020年下水。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