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摘掉自己“金牌教头”的光环后……

(2/3)

当他摘掉自己“金牌教头”的光环后……

早上,我正组织基层中队教练员集训,恰巧碰到支队训练监察组来检查。身为“金牌教头”,自然要露一手。我当着监察组的面,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动作利落,精彩的授课不断赢得大家掌声。“赵教员,你平时在中队也是这样给战士们授课的吗?”正得意时,训练监察人员的一句问话打断了我的“表演”。

“怎么可能!这样给战士们上课那得浪费多少训练时间,在中队我都是根据训练需要简化授课流程,尽可能地讲干货提高效率。”我是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那你现在这样教出来的教练员,他们回中队怎么给战士们授课呢?”监察组的一句追问让我冒出一身冷汗,磕磕巴巴了半天,蹦不出一个字。

研究教学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在擂台上唱得响?还是为了在训练场上叫得响……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我突然意识到:给教学法赋予过多汇报性、表演性、比赛性的形式,反而让其脱离了最根本的目的。

思来想去,我给支队写了一份建言,没承想还上了支队党委议训会。“教学法要回归教学的本质,不能一味为了比赛获奖搞花样。”支队随即组织全体参训教练员展开了一场“我们离实战化教学有多远”的群众性大讨论。

“这奖那奖,都不如官兵的夸奖。我觉得教学法就要实实在在,让官兵学得快、学得好,就是最好的教学法。”这次讨论,我抢着第一个作反思。之后,我调整组训思路,编写了新的教案,去掉“绣花”点缀,原先30分钟的授课内容现在20分钟就能讲完,让战士们多出一些练习、体会的时间,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武教头”成了大家对我的新评价。

(董 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