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对“能量机动”的新诠释之歼八的逆袭枭龙

(3/4)

中国空军对“能量机动”的新诠释之歼八的逆袭枭龙

早期的空战,机动的目的是为了占位攻击。现代的空战,机动的目的则变成两个,一是占位攻击(拓展自己的导弹攻击包线);二是摆脱攻击(压缩对手的导弹攻击包线);两者同等重要。基于这种空战模式,能量机动几乎成为唯一的制胜之道。战斗机与导弹格斗,单靠大过载机动已经力不从心,必须要靠大速度、高度变化、快速转弯来消耗导弹的能量。

由此看来,歼八追求的高速性能,非常适合中远距离空战,之所以败给“枭龙”,是飞行员麻痹大意。

后来一架歼八对抗两架“幻影-5”(一对二也体现了对双方战力的评估),歼八的飞行员就变得很老道了。

他先是对“幻影”长机佯攻,就是用雷达锁定而不发射导弹,迫使“幻影”采取规避动作;然后突然冲向“幻影”锁定、发射,判定击落;当“幻影”长机从歼八后半球逼近时,歼八又做了一个高速转弯,估计速度可到1.2~1.4M,过载5个G,并在几秒内完成了武器的中近切换;在获得与“幻影”打对头的机会时,再次发射导弹“击落”对手。

整个过程,歼八都是在高速状态下进行的。这种高速度,首先可以扩大自己发射导弹的攻击包线;同时,可以压缩对手导弹的攻击包线。

“枭龙”与歼八再次对抗的结果,新闻报道没有说,但是,歼八飞行员得到四名巴方飞行员的姓名牌,其中两个是“幻影”,另外两个就有可能是“枭龙”。对此含糊其辞,用意可以理解。分析歼八与“枭龙”在中远距离对抗,无疑是歼八占优,其速度、加速、爬升等项优势非常适合中远距离空战,给“枭龙”的敏捷性则用处不大。在中远距离空战中,小半径的低速转弯意义不大,并不会影响导弹飞向目标;只有高速度、大范围的机动,才足以消耗来袭导弹的能量。

关于能量机动,早前就有观点认为,应该是系统(载机+导弹+航炮)之间的较量,击落敌机的前提之一就是我方系统的能量大于目标能力,摆脱攻击的方法之一则是消耗对手系统的能量。这个观点对空战的理解显然更全面。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