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头等舱发展史:它的最终结局可能是消失

(4/5)

飞机头等舱发展史:它的最终结局可能是消失

但当时头等舱的价格是大部分人无法承担的:在1973年坐苏联国家航空从莫斯科飞到东京,单程头等舱的票价相当于普通工人14个月的工资;同时到了1980年代,很多美国航空公司的头等舱也面临着无人问津或折价销售的局面。所以慢慢的,航空公司也开始把部分头等舱的空间改为介于头等舱和经济舱之间的商务舱和超级经济舱,以满足希望舒适飞行又不愿支付太高费用的旅客。

而再往后,航空公司间激烈的竞争和廉价航空公司的出现让机票价格比以前更便宜了,越来越少的人不愿为独立空间和更好的餐食而支付高额的价格,于是最近二十年里头等舱的数量也随需求的减少一同缩水了。

目前为止,新西兰航空、菲律宾航空、智利航空、土耳其航空、达美航空等国外航空公司,以及中国的天津航空、中联航、海南航空都已全部或者部分取消了航班上的头等舱舱位,仅有国航、全日空、新加坡航空、美联航、阿联酋航空、英国航空、法国航空等30家左右的航空公司仍然维持着头等舱的运营。

同时头等舱的缩水也将成为民航未来的趋势,美国航空和美联航都将在2018年减少头等舱的数量,仅在部分航班提供头等舱给乘客。

所以从这个趋势看来,飞机上的舱位是更平民化了,没准到更远的将来机上软硬件设施再提升一个档次,那时候又会回到不分舱位的情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