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兵场上,除了战士还有这群不穿军装的“兵”

(5/6)

演兵场上,除了战士还有这群不穿军装的“兵”

“提升装备伴随保障能力,是军工人必须锤炼的打赢本领。”该大队领导调研发现,现代武器装备科技含量高,很多故障非专业维修人员很难排除,而部队培养一大批专家型装备技术保障人才难度很大。为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信息化战场需求,未来除了部队自主保障,军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保障也是战场打赢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在演训场上,记者经常看到企业技术人员和部队维修人员相互交流、密切协作的场景。来自黄埔军械修理厂的车间主任周伟平告诉记者,虽然这些保障人员既有部队官兵,也有企业工程师,但走到演训一线他们都是装备的“安全卫士”。

一次演习,部队指挥部刚定下作战决心,该大队就收到了相应的保障清单和作战配属任务。他们迅速制定保障计划,做到部队一出动,配属保障力量就能及时跟上。

与此同时,他们还强化军地联合机制,军代表既当中队支部书记,同时履行军代表职责,打通备件直供绿色通道,切实提高了保障效率。演习过程中,部队需求和企业供应实现了无缝对接,装备维修时间大幅缩短。

保障力就是战斗力,记者在演训场看到,部队装备发生故障后,该大队充分运用野战维修设备,使“战损”装备很快重新投入战斗,实现了功能型伴随保障。训练间隙,该大队还组织厂家技术骨干走进军营,手把手帮助部队官兵熟悉和掌握新装备的使用方法,传授操作维修技巧。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