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的三代机开端

(3/6)

歼-11: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的三代机开端

最终在走完上述四个过程,共交付部队和科研单位计15架歼-11和1架用于整机静力测试的歼-11之后,2001年12月沈飞公司完成了打通生产线的任务(这也是中国第一种批量生产的三代机)。也就是说,沈飞从此就具备了从零部件开始生产歼-11的能力了(除了发动机和雷达还要从俄罗斯原厂进口安装),因此这16架歼-11也被称作00批歼-11。

在之后四批歼-11的生产过程中,其最显著特征就是对俄罗斯原料依赖程度的降低。03批和04批除极少数材料还需要从俄罗斯进口之外,大部分机体原材料和毛坯件都立足于国内生产,因此在航空工业业内常常把03批歼-11作为“11号工程”实现国产化的重要标志。另外在生产中还对机上设备与部队的国产地面设备的兼容进行分批改进,例如航管应答机、数据链和导引设备、导航与着陆系统、卫星导航设备等;为了方便中国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操作,对飞机上的大部分俄文标识和显示数据进行了汉化。

歼-11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改进是各种机载设备以及地面保障设备的国产化,苏-27和苏-30战机立足于国内的装备保障计划也包括在内。由于使用非常频繁加上环境影响,部分俄制战机的机载设备和地面保障设备等附件故障频率远超预计(例如由于一个时期里,全军大量二代机乃至一代机部队的飞行员都来“感受”苏-27,导致机载飞行记录仪磁头报废速度是预计的三倍以上),而部队的修理能力还无法从二代机一跃而升到三代机的水准,追加备件订货也遇到俄方的故意抬价等刁难。所以空军急切希望先研制国产化的配件备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