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下量子通讯突破 解决潜艇世界级难题:美俄潜艇一夜间过时

(1/5)

中国水下量子通讯突破 解决潜艇世界级难题:美俄潜艇一夜间过时

上海交大近日成功的进行了海水量子通讯实验,我国向建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量子通信迈出了巨大一步。那么其中的意义何在呢?喜马拉雅山上可以有手机信号,太空站上航天员可以刷微博。可这些很平常的事情要搁在水下就着实办不到了。这对于担负二次核打击任务的战略潜艇来说是相当致命的。传统的水下通讯有通过水声和无线电波来完成的,水声可以进行短距离的潜艇、潜舰之间的交流,长距离的通讯则需要无线电来完成。

因为海水会对中短波的无线电产生干扰,只有通过低频的长波无线电才能和水下舰艇沟通。与常规潜艇发报时,通常使用3千赫兹到3万赫兹的甚长波,常规潜艇可以在水下八十米内分别用环形天线和拖曳浮标声呐来接收信息。核动力潜艇的巡航深度一般在100米左右,需要拖曳长达600米的浮力电缆天线接收30赫兹到300赫兹的超长波。百米之下,水声和无线电就都难以染指了。水下长波通讯的速度也是“快”的感人。美军在70年代时开发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海员”系统用于和水下百米的核潜艇通讯,它的信息传递速度是每分钟10字节,要花上15分钟才能传递3个字符的内容。假如说是在战时,用这样的速度来传递情报和军事命令将造成致命的后果,比如说我方水面舰只发现了敌方的反潜机,报警的信息还没有被潜艇接收完毕,就已经被反潜机锁定目标了。或者司令部下令核反击,但是战略潜艇迟迟不能接收到消息,晚个二十几分钟,基地可能就被人家核平了,所谓的二次核打击手段也就跟本没有效用。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