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导、写小说、跑马拉松,这个51岁的大校还有什么不能?

(4/10)

医学博导、写小说、跑马拉松,这个51岁的大校还有什么不能?

郭继卫用了个“歌兑”的笔名,直到入围“茅盾文学奖”,圈子里不少人吃了一大惊,这人是谁呀?什么来头呀?以前有作品吗?事实上,在一部部长篇火热出炉前,郭继卫连续数年在《人民文学》《昆仑》《解放军文艺》等杂志发表了数十个中短篇,军营故事、军人、人与人乃至他的医学专业在小说里活灵活现。入围茅盾文学奖之前,他领到了 “解放军文艺奖、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这样的奖项。

郭继卫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赌下一颗子弹》,在2003年写就。那年正值军队院校调整,军医大学的改革乃至去留再次成为焦点。

“我写《赌下一颗子弹》,说白了,就是想让决策者了解军医大学在军队全面建设中的重要功能,为‘保校’呐喊。”郭继卫说。

创作这部“目的鲜明”的长篇时,他还在当时的第三军医大学校办,是办公室主任。每天眼睛一睁开,就立马被一大堆事务性工作包围,各种协调各种操心各种焦虑,但那种“使命感”驱使着他硬挤出时间,通宵达旦地爬格子,码出45万字。

“说实话,那小说不算成功,心里急着表达,写着写着不自觉地就让书里的人物‘让道’,我自己撸起袖子上阵,大段大段说辞。”郭继卫回忆道,“写长篇可以看成精神上的‘马拉松’。的确,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比方说,跑马拉松是难受,坚持,更难受,更坚持,然后身体的潜力被激活,跑出欣快感。写长篇也一样,抒发,否定,再抒发,再否定,实际上是把原始的心境加以驯化的过程。”后来,又有了《坼裂》和《新战争咒语》。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