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官兵在“脖子以下”改革中重塑自我起新航

(4/6)

火箭军官兵在“脖子以下”改革中重塑自我起新航

这段时间,第77集团军某旅合成营营长闫钦恨不得分身有术。从炮兵营长、团副参谋长到团保障处处长,再到合成营指挥员,他经历多次岗位调整。为尽快提升合成指挥能力,他从基本的装备操作、战技术性能运用练起,虚心向旅里兵种专业老士官请教。

“改革的实质,一定意义上就是提升能力!”闫钦把自己的短板看得很清楚,他感到要适应指挥要素和兵种专业带来的新变化,补齐合成营指挥员能力的短板,加速能力转型时不我待。

在某海域,数架飞豹战机低空飞行掠过海面,突然快速跃起对目标进行俯冲攻击,这是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训练空中“拼刺刀”的高难动作。

作为重要的空中突击力量,经历4次调防、6次转隶的该团,保持着低空突防突击多项训练纪录。在眼下编制体制调整当口,他们为何放下驾轻就熟的强项,顶着安全压力加大训练难度?

返航归来,飞行员孟祥晨快人快语:练打仗本领必须分秒必争,不能等。

一路调研,类似的情景不断给人惊喜。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成立后,以“跟着战区学打仗,服务主战保打赢”的心态,积极探索联战联训联保模式,及时将“粮草官”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派人赴战区对接作战方案,制订加强联保训练措施,深入研究后勤力量配置方案,与省军区建立信息互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