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星人李恒年:羽毛球给我科研灵感

(2/5)

牧星人李恒年:羽毛球给我科研灵感

“羽毛球世界高手对方回过来的落点判断要比常人强,是因为人家长久的训练已经把羽毛球的轨迹刻在脑子里面。我们的训练怎么做,就是长久去算,不断把对这个行业的奉献里面加上砝码,那么你会逐渐培养对这个行业的极度热爱。”今年李恒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深深地感悟到,人生就像打羽毛球,只有长久投入、极度热爱,才能让自己精确“入轨”。

1992年8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就把澳大利亚的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的卫星发射进入国际市场。“看新闻联播,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澳大利亚第一颗星,然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精确测控,我说我就要到这去。”那一年25岁的李恒年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他觉得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移动通信高速发展的时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把他分配到了BP机寻呼台。“觉得报国无门,我觉得我来是到主战场去的,不是去做一些副业去的。虽然在BP台工作,但是仍然去旁听别人的会。别人在讨论各种问题,我发现这些问题我完全可以解决。”这次会后,李恒年利用休息时间,编制了一套全新的程序,他也因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被调入梦寐以求卫星测控岗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