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台湾2.0版IDF战斗机飞的起来吗?

(23/26)

专家解读:台湾2.0版IDF战斗机飞的起来吗?

时间快进到现代,欧洲两风是从70年代初英国、法国、德国各自提出要求开始的,在1979年组成合作研制项目,但因为战术技术要求和工作份额不能达成一致,后来分道扬镳,1986年英德意西推出EAP技术验证机,日后发展成“台风”;同时法国推出“阵风A”技术验证机,日后发展成“阵风”。“台风”在1994年首飞,2003年投入使用;“阵风”在1991年首飞,2001年投入使用。分别历时24年和22年(从合作项目算起)。

冷战结束和苏东波严重影响了两风的进度,但依然只是推迟了不超过5年。F-35从1992年的JSF计划开始,2000年在洛克希德X-35和波音X-32对比试飞后,X-35入选,转入工程研发,2006年F-35A首先首飞,2015年F-35B首先投入使用,历时23年。如果冷战继续,F-35没有受到冷战影响,但简化到只有空军型而且工程研发顺利的话,应该可以提前5年投入使用,也就是说,缩短到18年。

比照IDF1.0与同时代欧美战斗机的研发时间,IDF2.0不大可能在短于20年的时间里完成从研发到交付的过程。也就是说,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算上生产和交付一定数量所需时间,台湾空军现有的一线战斗机必须坚持到至少2040年代中后期,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