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借款者”俄罗斯的还债之路

(4/7)

“优质借款者”俄罗斯的还债之路

如果当时没有这种孤立,如果苏联可以从西方顺利贷款,那么上世纪30年代苏联国内情形会否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行?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能否贷款所带来的差异必将是巨大的。

(三)

虽有孤立,苏联却仍可从私人渠道及部分友好国家获得贷款。1920年代,他们开始获得一些小额短期贷款,1926年外债总额达到2.1亿美元。此后,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开始提供贷款。1934年斯大林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透露,1932年苏联外债达到14亿卢布(约合7.21亿美元)。

当国际格局因二战而急剧变化,《租借法案》的实施意味着针对苏联的金融孤立已不合时宜。从1960年代开始,苏联已能够从外部贷到更多的资金,许多西方大公司也开始提供这种贷款。显然,苏联此时已重拾沙皇俄国时代的信誉良好的借款人的形象。这为它1983年后的大规模贷款提供了保障。在此之前,苏联外债总额未曾超过50亿美元,但1986年已经超过300亿美元,1989年已超500亿美元。这节奏与沙俄非常类似,以外债飙升为时代行将结束的先声,后者的外债飙升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留下的债务(欠西方国家、银行、企业超过960亿美元)、海外财富(散布于120个国家的3645项不动产、地皮、黄金、钻石、有价证券)、债权(57个国家欠苏联约1500亿美元)只得在这些国家间按比例分配。其中,俄罗斯分得61%,乌克兰分得16.5%。债务如此分散,难以统一。因此,1993年在西方国家统一讨债组织巴黎俱乐部时任主席特里谢的协调下,《零点协议》横空出世,苏联的债务、海外财富、债权均由俄一家独占。而这便是眼下苏联债务的由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