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解析中国东风-31AG和东风-26作战能力

(2/4)

外媒解析中国东风-31AG和东风-26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东风-31AG是东风-31A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进版本。东风-31AG和东风-31A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运输和发射导弹的集运输、起竖和发射为一体的运输车(TEL)。东风-31A的TEL只能在路面上行驶,而东风-31AG的TEL可以在更崎岖的地形上行驶。通过创建更大面积的潜在发射场,越野能力提高了导弹的生存能力。发现不依赖公路进行运输和发射的导弹要困难得多,因此它更有可能生存足够长的时间来发动报复性袭击。这个逻辑正是朝鲜决定为其“北极星-2”弹道导弹开发有履带TEL的背后原因。

既然中国受制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北京需要相信,中国核能力能够在遭受核袭击时生存下来,然后实施报复,以便让核威慑力十分可信。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现核力量现代化之后,其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力量集中在建设移动式固体燃料导弹上面,在保持力量规模相对较小的同时推动生存能力最大化。东风-31AG的新TEL是东风-31A的重大改进,因为它可以在更多地形上行驶,从而增大了机动性,令敌方瞄准复杂化,并减少在遭遇对方率先袭击时可能被摧毁的导弹数量。

了解美国导弹防御能力的改善如何影响中国核力量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核原则假定其核力量将因对方的先发制人打击而降低。如果美国具有强大的导弹防御能力,可以吸收破坏性报复,那么它将对中国具有决定性的战略优势。近年来在东亚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数量稳步增加,表面上是回应朝鲜威胁,这引发了北京的严重关切。此外,朝鲜的洲际弹道导弹为陆基中段防御系统提供了政治支持。这种系统使得美国免遭洲际弹道导弹的攻击,降低了中国威慑力的可信度。